您好,欢迎来到桃江县图书馆!
当前位置 > 首页 > 桃花江畔
家乡,那条清澈的溪流
发布时间:2022-09-19 16:44:29 | 作者:桃江县图书馆 | 阅读次数:307次

在我家乡的茅舍前,有一条清澈的溪流,几百上千年来,不知其承载着多少少年的梦想,永不停息地奔向远方。家乡这条充满故事的溪流啊,我深情思念着你的怀抱。

这条从西北流向东南的溪流,我们把她叫“大港”,因为,在她中游的北面百米开外,有一条基本同向的小圳,我们把他叫小港。

其实,大港是有名字的。以前,桃江县属益阳管辖。位于资江南岸今桃江县桃谷山、花果山、株木潭一带为“益八里”,而贯穿花果山境内的这条古老而温柔的溪流其美丽的芳名为:“益八里峡流溪”。

0

总长三四十公里的溪水发源于桃谷山猴栗岭,过洪山进入花果山镜内的八三村,经老油坝、项家湾、花果山水库、月石湾、莫家塅、万泰铺、鸡笼坝、鍾家湾、峡山口、颜婆塘、双双潭(双溪合流而成)、碾子洲、砖屋湾、江家滩、鹅公桥、船形湾、乌龟洲、德交河口入资江,汇入洞庭湖而流向远洋。溪流上游是一个狭长的山冲,两边山田2000多亩,田的两边是山丘。溪流中下游东北边是资江南岸高出资水三四米的塅,良田3000多亩。溪流的西南边是绵亘二十多公里的几千亩山丘。山丘下从株木潭崆峒,白皇庙出来一条溪水和贾家村出来一条溪水在道关山会合形成了峡流溪的最大支流,经牛屁股山到双双潭合流,峡流溪便更为宽阔,达20多米。山丘被杉树、竹林、油茶林、茶园等植被覆盖,水资源非常丰富,溪流天然而成。

峡流溪两岸以前长满了柳树、白杨,月季花和古老的厥类。喜鹊在挺拔的白杨树顶筑巢,黄鹂在阿娜多姿的柳稍歌唱;鸳鸯在波澜不惊的水面谈情;鱼虾在清澈见底的水下卵石边快乐地嬉戏;乌龟把蛋埋在温暖的沙滩下,天天望着她下一代破壳而出。至于夏天的夜晚,月光泻在粼粼水波上,潺潺的水声和悠扬的蝉鸣,视乎在赞美两岸人们的勤劳和高尚。

1

峡流溪一年四季,基本上非常清澈、平缓、温顺,静静地灌溉着两岸六千多亩肥沃的稻田。千百年来,养育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溪流的中上游,鍾家宗堂的东边和中下游碾子洲上各有一个水碾,利用水力带动碾石把稻谷碾成稻米。先民们在溪水上筑一个坝,坝边挖一条水渠,将溪水引入碾房,用水的冲力带动一个直径二米多的木轮,木轮再带动石碾在碾盘上转动而把谷壳碾碎。我十来岁的时候,随母亲去鍾家宗堂的碾房碾过米,只是,以前的碾石被一个小巧的打米机所取代,边上笨重的碾石在硕大的碾盘上静静地思考着它的未来。我母亲告诉我,碾石碾出的米饭比打米机打出来的米饭更香更好吃。而碾子洲的碾房,在我的记忆中找不到星点存在,只记得碾房的基址和引水渠。引水渠因为其安全性,便成为了我童年伙伴最初的游泳学习场。峡流溪就这样默默地造福着两岸的劳动者。

但是,在夏初的梅雨季,溪流也有着粗犷的时候。这时,溪流湍急而浑浊,水深会增加二三米,水面也会加阔三四倍,而漫到两岸的稻田。而十年或几十年一遇的山洪暴发,也往往与资江洪水相叠加,以及洞庭湖水的倒灌,那便是峡流溪怒发冲冠的粗野时刻。中下游两岸两千多亩稻田一片汪洋。上游连根拔起的大树,冲毁到大水中的房屋,生猪、牛羊等家畜,以及超扁担长的大蛇在大水中挣扎,无不揭示了农民这一年苦难的来临。这样的大水,我只见过两次。后来,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公社书记张伏波(音同)在桃江县委的领导下,组织花果山农民用锄头,箢箕和勤劳的双手,在资江南岸修筑了一条十多公里的防洪大堤,杜绝了资水的漫岸,又将峡流溪德交河入资江口堵住,在下游开挖一条五百多米的水渠,将溪水引到山边入江,因为资水的落差,进一步杜绝了资水的倒灌,并在溪水新的入江口修了闸门和四个机轮的排渍站。后来,在峡流溪上游开挖一条近五六公里避水渠,即漆家田渠道,将老油坝上游的山水引入资江。又在峡流溪西南的山丘下开挖一条近二十公里的伴山避水渠,即先锋渠道,将株木潭、道关山、先锋、鹅公桥村一线的山水引入资江。这样,峡流溪便成了排水和蓄水的两用溪,彻底地造福着两岸的人们。

九曲十八弯的峡流溪是益八里的村民下益阳县城绕不过的水流。桥,便是两岸通衢的必需。在溪水的上游,水面较窄,有若干的单跨石桥或木桥。在溪水的中下游有一座一墩双跨的大木桥和三座一墩两跨的大石桥。木桥建在鍾家湾,由八根直径三四十厘米的大杉木做桥梁,中间一个四根木桩做成的桥墩。而第一座石桥是刘氏家族主要出资和组织修建的“刘家石桥”,在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初,修建公路时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可用于通车的水泥石拱桥。刘氏还在,石桥不存。再是溪水中游,以项氏家族为主组织修建的“项家石桥”,项氏家族除留下一支守祖墓外,其余在清朝晚期迁往湖北,而石桥尚在造福两岸人们。溪水下游的鹅公桥,相传为安化的“排古佬”修建,那更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

2

在峡流溪下游,离溪水入江口德交河里许,有一个古老的集镇,即“鹅公桥镇”。峡流溪德交河入江口实际上是八百里洞庭资江最上游的一个湖汊,在这个湖汊的上游两里许,有一个较大的滩,水位落差较大,是资江最后的一个滩头。无论洞庭湖涨多大的水,湖水也只能平到德交河的入江口。那么,峡流溪入江口德交河湖汊便是从资水上游,宝庆府、新化、安化下来的木排、船舶进入洞庭湖最后的补给站和避风港,鹅公桥镇就坐落在这个湖汊的南边。虽然下游有益阳县城,和志溪河入江口,因码头大,船舶和木排多,物价自然要高出许多。于是,鹅公桥镇也因此而繁荣,也因此而声名远播。只是因为资江水运的萧条和峡流溪水位的枯竭,鹅公桥镇也跟着沉寂。在我依稀的记忆中,镇两边的门面房都是二层的青瓦木结构,有山货收购铺、糕点铺、米铺、中药铺、昌大夫开设的中医馆、铁匠铺、肉铺等。我奶奶带我去益阳市的时候,还在一家商铺喝过泉水沏泡的大腕茶,那是多么的甘冽啊。

峡流溪绝大部分时间的清澈和明净,每年有近半年时间都是我们少年的水上乐园,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我们把牛放养在溪边、河滩,然后就在沙滩上和溪水中玩乐。猜谜语、背诵课文、下棋、游泳、打水仗、抓鱼虾、捉螃蟹、从桥墩上跳水……我大弟弟特别厉害,从桥上跳下,一个眯子(方言:潜泳),一个手能抓一条肥美的鲫鱼上来。大狗子很善于发现黄鳝洞,他用洋伞骨自制一个长长的鳝鱼钩,能把溪边七八两重的鳝鱼嗲嗲(方言:祖父)钓出。猫姐(姐:方言,用于人名后的语气助词,无特定意义)、学痞都是游泳高手,只有足怀不敢下水。有时,我们还把家里的吊锅“偷”出来,在岸边挖一个灶堂,用清清的溪水煮活蹦乱跳的鲤鱼。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在后来的军队野外生存训练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不但在峡流溪里快乐的成长,同时,也和我们的先辈们一样,把少年梦想交给了峡流溪,一起流向遥远的未来。猫姐在一九七九年第一个考入了益阳农校,成为了我们这一方水土上优秀的农技师,令郎留学澳洲。学痞其实是学霸的另一种称谓,峡流溪把他的梦想送到了华南大学,成了省内大型橡胶厂的总工程师兼副厂长,令爱从高中开始就留学新加坡,博士学位。不敢下水的足怀,不知道他后来是否学会了游泳,但并没有妨碍峡流溪把他的梦捎到南京河海大学,成为了湖南省河道治理总工程师,水利专家,令爱武汉大学毕业,硕士学位。吾家小女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琼妹子把公司开到了珠三角,资产过亿。冬初的纺织厂在重庆占据了行业的一席之地。我们吴班长镇守西南边疆二十多年,他和他的战友们一道,确保了峡流溪一年一年承载着少年的梦流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至于我们的父辈、祖辈、高祖辈……他们的故事却是更加悠长。

3

峡流溪两岸主要居住着鍾、吴、刘、莫、贾、许、陈、李、周、项等姓氏。他们认为,自己的先祖或明末,或清初从江西、江苏迁来,六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蕃衍,在峡流溪两岸演绎着劳动人民朴素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间,我们不少先祖,沿峡流溪,从鹅公桥镇出发,下洞庭,上宜昌,出湖广,填四川。清朝中晚期,我们的很多先祖,从鹅公桥镇、新桥河镇出发,下沅江、南县、安乡、华容等地围湖造田改造着祖国的山河。清朝晚年,我们的先祖,追随曾国藩湘江练兵,最后直捣太平天国天都南京。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等,都有着峡流溪这条清澈的溪流输送的满腔热血!这些都只是近现代峡流溪两岸劳动者的颂歌。而漆家田、石公台、左家仑、张家湾、唐家屋场、傅家屋场、田家村等地的先民们,你们只留下了这些久远的地名,不知道峡流溪把你们的梦,把你们的裔孙远播到了何方?

我魂牵梦绕的峡流溪啊,你让我清楚地知道,你几百上千年来所承载和流淌的少年梦,一定是中华民族的繁荣梦、复兴梦、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国梦!

 

                      公元二零二二年壬寅年初夏

                            于长沙半醉轩